新聞動態
間接滴定法
間接滴定法(Indirect Titration)是一種通過中間反應測定待測組分的方法,適用于無法直接滴定或無合適指示劑的情況。其核心思想是將待測物轉化為可滴定的形式,再通過滴定中間產物來計算含量。
一、基本原理
待測物(X) 不能直接與滴定劑(T)反應,或反應不完全。
引入試劑(R),使X與R反應生成可滴定的中間產物(Y)。
再用標準溶液滴定Y,間接計算X的含量。
公式:
nX=nY=nT×化學計量比(需考慮反應方程式中的摩爾關系)
二、常見方法
(1)沉淀轉化法
適用:測定難溶鹽或金屬離子(如Ba2?、SO?2?)。
示例:測定Ba2?:
加入過量Na?SO?,生成BaSO?沉淀。
過濾后,滴定剩余SO?2?(用Pb2?標準溶液)。
計算Ba2?含量。
(2)氧化還原間接法
適用:測定無氧化還原活性的物質(如Ca2?、葡萄糖)。
示例:測定葡萄糖(C?H??O?):
葡萄糖與過量I?在堿性條件下反應,生成葡萄糖酸和I?。
剩余I?用Na?S?O?滴定(淀粉指示劑)。
通過I?消耗量計算葡萄糖含量。
(3)配位間接法
適用:測定無法直接與EDTA配位的離子(如PO?3?)。
示例:測定PO?3?:
加入過量Bi3?,生成BiPO?沉淀。
剩余Bi3?用EDTA滴定。
計算PO?3?含量。
三、間接滴定 vs 反滴定
間接滴定 | 反滴定 | |
適用情況 | 待測物無法直接滴定 | 反應慢/無合適指示劑 |
操作方式 | 轉化為可滴定的中間產物 | 加入過量試劑,滴定剩余量 |
典型應用 | Ba2?、葡萄糖、PO?3?測定 | CaCO?、NH?、Al3?測定 |
四、應用實例
(1)測定Cl?(莫爾法改進)
加入過量AgNO?,生成AgCl沉淀。
剩余Ag?用KSCN標準溶液滴定(Fe3?指示劑,變紅為終點)。
計算Cl?含量。
(2)測定甲醛(HCHO)
HCHO與過量NaHSO?反應,生成加成產物。
剩余NaHSO?用I?滴定。
通過NaHSO?消耗量計算甲醛含量。
五、優缺點
? 優點:可測定無法直接滴定的物質(如非氧化還原性物質)。適用于復雜體系(如混合物中的特定組分)。
? 缺點:誤差傳遞,多步反應可能引入累積誤差。操作復雜,需嚴格控制中間反應條件。
間接滴定法通過化學轉化使待測物變為可滴定形式,適用于:難溶物、無氧化還原活性物質、無法直接配位的離子等。
需注意:選擇合適中間反應,確保定量轉化。計算時注意化學計量關系。